文章来源:华夏双创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8-11 09:54:53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吕梁汇聚,城乡融合。2024年9月7日,“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吕梁行”暨“临县枣木香菇生态产业富之源调研活动”在革命老区吕梁临县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革命老区产业布局,打造革命老区“生态产业”典型,产业助力吕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活动以考察调研与座谈研讨相结合,理论结合实践,产业对标国家战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带领部委专家实地考察了位于吕梁革命老区临县玉坪乡的山西富之源菌业公司枣木香菇生态产业基地,并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吕梁基地暨临县枣木香菇生态产业示范区”揭牌。考察调研活动后,组委会组织召开了“临县枣木香菇生态产业富之源峰会”。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十三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春生、人社部原副部长杨志明、文旅部原副部长励小捷、国家外文局机关党委书记陆彩荣等相关部委领导一起参加了考察调研,并在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北京的相关部委领导,全国各地专家,包括港澳地区的参观考察人员、企业家代表200多人参会,把脉会诊、畅所欲言。大家认为,本次活动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中间服务地方政府产业布局。对推动革命老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革命老区“生态产业”样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生态产品,引领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对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有积极作用。
会上,揭牌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吕梁基地暨枣木香菇生态产业试验区”匾牌,临县政府分别与世界华人企业联合会、中国城乡联合发展联盟、中国铜锣湾国际集团、澳门北京商会签订了《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会人员参观了吕梁精神教育展、刘胡兰纪念馆、吕梁英雄广场等,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联盟执行主席、国家级社团华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张华夏说:吕梁是我生长的地方,家父李旦初是最高学府创建人。去年此时,我在吕梁学院组织了“李旦初学术思想中心揭牌仪式”暨研讨会,影响很大。这次“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吕梁行”暨“临县枣木香菇生态产业富之源调研活动”是第一站。9月14日,联盟将在河北正定举办“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正定行”暨“同福新质生产力调研活动”,然后在山东淄博、贵州黔西南、新疆和田陆续启动城乡融合发展主题调研活动,因地制宜,求真务实,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系列品牌活动,和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
山西是中国煤都,吕梁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质煤产区,几十年来煤矿的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怎样进行产业转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造福子孙后代。同样得天独厚的吕梁林区百万亩原始森林,为有机菌菇产业提供了稀缺的自然资源。临县顺势而为,紧抓当地气候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和具有丰富的红枣林树木、玉米芯等制作菌棒的原料以及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作为全县发展特优农业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财政整合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本土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以“木屑加工—制菌—制棒—恒温养菌—出菇—废旧菌棒生态化加工转换”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地。“临县枣木香菇”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0年10月,山西富之源菌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富之源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立足临县打造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领导品牌。致力于打造食用菌菌种生产,销售、培训、食用菌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及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特色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的整体构建。临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联合,在富之源产业园区建立了“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临县研发基地”。公司占地80亩,生产规模为日产菌种2万袋,年产食用菌菌种600万袋,可以为1.2亿万菌棒提供所需要的菌种。建起了62个出菇棚,28个养菌棚,300多平方米冷库,6000多平方米生产车间,年产食用菌菌棒150万棒。配套建设了3000平米的食用菌技术培训中心,学员可以在产业园区进入菌种车间,生产基地进行实地培训。